|
心理档案室建设的意义时间:2013-07-16 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目的与意义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主要有: a。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 1、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 2、可以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问题, 同时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b、 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德育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1、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和数据分析情况, 筛选有心理问题或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开展及时、有针对性、有效的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更详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 在此基础上发现和诊断学生个人或班集体存在的心理障碍与行为困扰,帮助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在心理及行为上的发展水平,从而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德育的效果。 c、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发展、学习心理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加强职高生心理的研究,提高科研水平。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职高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了解职高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从而提出适合职高生心理 特点的教育方法。 d、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能使学校及时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通过档案资料寻找导致某一部分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预防、干预的方法,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同时学生心理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兴趣爱好的信息,可以为丰富课外活 动、满足学生的正当心理需求提供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依据。 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含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和反映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资料等方面。 上一篇谈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下一篇音乐放松室建设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