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抗压能力”时间:2014-09-3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主政一方,承担的任务很重、责任很大,面对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遇到的陷阱很多、诱惑很大,要履职尽责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基层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各级干部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更要把它纳入党建工作机制体系,改进领导干部任用管理方式。 机关单位要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努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相结合,干部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的领导干部选用机制,切实从用人导向上为干部创造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条件。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心理状态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机制,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使广大干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要有正确的评估。就常规压力而言,超负荷的,该减则减;满负荷的,能进则进;低负荷的,不仅不能够“减压”,还应该“加压”。对于负面因素导致的非常规压力,应更多地通过道德的引导、法律的规范、良好社会环境的塑造来解决。 领导干部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压应变能力,勇于面对现实,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自卑,不放弃,不退缩。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掌权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怀,不断完善自我。 |